
此時,正是凌晨1點。白天的繁華散盡,許多人都已經(jīng)進入夢鄉(xiāng),而縣人民醫(yī)院的急診室里卻迎來了新一輪的繁忙。
3月18日凌晨,記者來到縣人民醫(yī)院急診室,拿起手機一看,時間已接近凌晨1點,然而急診室里卻依舊忙碌著,燈光亮如白晝。在搶救區(qū)里,每個人的心猶如監(jiān)控儀上的曲線一樣,忽上忽下;在留觀區(qū),不斷有小孩子的哭喊聲傳出;走近住院區(qū),能聽見陪護人員的鼾聲……
凌晨1時10分
“嘔……”洗胃室里躺著一個食物中毒的病人。隨著藥物不斷流入連接著病人鼻腔中的導管,每隔一小段時間,病人便嘔吐出污穢物。記者看到,伴隨著病人的嘔吐,許多污穢物飛濺到兩個護士的身上,但她們卻無暇顧及,只是專心致志地觀察病人的狀態(tài)和電動洗胃機上藥物的數(shù)量?!霸?jīng)有人對我說,你們急診室里的姑娘都很年輕,長得也好看,但他們不知道這些姑娘做的是什么樣的工作。嘔吐物、血液弄到身上都是常事,有的護士一天最多要換五套衣服。”站在一旁觀察護士操作的護士長裴君霞告訴記者。
凌晨1時30分
剛忙完,外面突然響起一陣匆忙的腳步聲,記者向外看去,只見兩名醫(yī)護人員推著一個病人跑進來。來了一位患急腹癥的病人?!凹痹\室的姑娘個個都是‘女漢子’,喊、跑、推都是必備技能。”裴君霞說,這個時段,急診室里大部分病人都是因為急腹癥、腸胃炎被送過來的,由于剛進入春天,天氣乍暖還寒,如果飲食不注意,生冷不忌,容易導致腹痛、腸胃炎等。
凌晨1時45分
“大爺,你怎么又來了?是不是哪里不舒服?”住院區(qū)里,護士對躺在病床上的一位老人說。
“我沒不舒服,就是想到這里住幾天。”這位老人笑了笑道。
身體沒事,卻喜歡住在醫(yī)院里,這老人是不是神經(jīng)不正常?記者帶著疑問和這個老人聊了幾句?!澳銊e用這種眼神看我,我是正常人?!崩先擞悬c不悅。原來老人之前因為生病,被家人送到急診室。康復后,老人卻喜歡上這里了。用他的話說:“這里的醫(yī)護人員很好,空的時候,會陪我聊天;餓了的時候,還會給我買飯?!?/P>
采訪后記:時間差不多了,記者起身離開。外面的街道已經(jīng)一片寂靜,只有風低聲嗚咽著,訴說著人世間的生離死別,遠處似乎又傳來救護車的警報聲。
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人來到這里,有的康復后離開了,有的卻在這里永遠閉上了雙眼。裴君霞說,起初一些醫(yī)護人員不愿意來急診室,因為壓力大,工作強度高,干的活兒又苦又累。有時候下班了,神經(jīng)卻還一直緊繃著,特別是聽到120救護車的警報聲,都會條件反射抬頭看。
在急診室當了6年護士的婁莉莉說:“病人或者家屬的一聲‘謝謝’,就是我們堅持下來的動力?!辈∪?,在她們的看護下,逐漸恢復健康,正是這種成就感一直支撐著急診室的“戰(zhàn)士們”。
(劉龍飛實習生林詩秋通訊員陳瀟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