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自從豆豆給婆婆帶了一星期后,他就變成了這個樣子……”近日,記者朋友圈里一位年輕媽媽發(fā)的一則信息,讓人捧腹大笑。信息里的兩組照片,分別是孩子送給奶奶帶之前和之后的對比照片。奶奶帶之前,小男孩留著帥氣的發(fā)型,穿著馬丁靴、修身小腳牛仔褲、呢大衣,十分帥氣、有型,一看就是小型男一枚。但在奶奶“裝扮”之后,變成了棉衣、棉褲和棉鞋,棉衣外面還套著小碎花的罩衣,原本帥氣的發(fā)型也變成了超短圓寸頭,鄉(xiāng)土味十足,笑起來還帶著質樸的萌感。豆媽哭笑不得地說:“我兒子去哪兒了!”
當然,豆媽的語氣并非抱怨,而是調侃。“觀眾”也是紛紛笑侃,“大家的童年都是這么過來的”,“奶奶帶得太接地氣了”,“真正的萌娃‘殺手’竟是奶奶”。
在圍觀和調侃的同時,大家議論的重心漸漸轉移到了年輕人和老人之間的“育兒代溝”上。隨著寒假到來,老人們又成了看娃“主力軍”。那么,問題來了,奶奶真是網絡上說的“潮童殺手”嗎?怎么處理“育兒代溝”?對此,媽媽們、奶奶們、網友以及專家也是各有看法。
媽媽吐槽:奶奶帶娃形象變樣
“前不久在網上就看到過關于這個話題的討論,感同身受啊!”90后年輕媽媽戴女士告訴記者,自己的經歷和豆媽神似。“我兒子2歲半,當媽的都想把孩子打扮成潮童。我給他買了很多好看的小衣服、小鞋子,而且每一身衣服都是從頭到腳有固定搭配的。別的媽媽看到我兒子都說帥氣,還要問我衣服哪里買的?!贝髋空f,一個月前,因為年底了工作太忙,加上她自己感冒,就把兒子交給了婆婆帶。等到周末去看孩子的時候,發(fā)現(xiàn)兒子換上了一身土氣的棉衣褲,袖口上還套著一雙花袖套,剃了幾近光頭的頭上戴了一頂毛線帽,完全認不出來??吹窖矍啊班l(xiāng)村范兒”的兒子,戴女士立刻改變了主意,把兒子接回了家里。
有個4歲女兒的80后媽媽陳女士告訴記者,自從女兒交給爺爺奶奶帶后,小公主就成了小村姑。“我自己帶的時候,很注重女兒的打扮,小洋裝、公主裙、韓版小風衣等,我還會給她梳各種好看的辮子。但是去了婆婆家后,盡管我事先把女兒的衣服一套一套搭配好了送過去的,但婆婆沒有動,而是自己另外買了她覺得好的衣服給孩子穿,結果就成了小村姑?!标惻坑悬c無奈地說,盡管一開始不太能接受女兒的新形象,但自己實在沒精力照顧孩子,慢慢也就習慣了。
采訪中,媽媽們對此吐槽不斷,“奶奶買的衣服還停留在她們那個年代,我家的也是?!薄罢忠潞桶l(fā)型是毀滅形象的根本呀!”“奶奶就是‘潮童殺手’呀!”但也有不少媽媽表示,“雖然奶奶帶后,孩子形象上比不上媽媽帶,但也可以理解,老人家大都比較節(jié)儉,帶孩子更注重實在。只要孩子過得健康開心,其實問題也不大?!?/P>
奶奶反駁:花里胡哨不如舒服實用
對于“潮童殺手”這個說法,一些網友覺得并不恰當,而一些老人也覺得挺受傷。
日前,在石梁灣公園,一群婆婆、奶奶在散步、唱曲兒,對于奶奶是“潮童殺手”這個稱呼,她們聽后頗有怨氣。
“雖然是開玩笑的,但聽了還是覺得挺難過的?!?2歲的吳阿姨直搖頭嘆氣,“我媳婦兒圖好看,總是喜歡給孩子買各種衣服,而且喜歡買合身的。孩子長得多快呀,一天一個兒,很多衣服穿不上兩次就不能穿了。看著一大堆又貴又新但又不能穿的衣服,真的很心疼,太浪費了。我讓她買大一些,可以多穿兩年,她卻說,買大了穿起來多難看?,F(xiàn)在的年輕人呀就是太愛面子,哎!”
“我女兒給外孫買的衣服花里胡哨的,比如那些牛仔褲啊、皮靴子啊,穿著是好看,但小孩子哪里會舒服啊?!迸赃呎龓е鈱O的朱大媽插話說,小孩子沒必要搞這么多打扮,簡簡單單的純棉的衣服,柔軟、暖和,穿起來才舒服,而且也不浪費?!澳憧矗疫@外孫多好動,爬上爬下的,不穿件罩衫怎么行?他媽媽買的衣服還沒有我買的耐磨。年輕人別嫌棄我們老年人土,我們不講面子注重實效?!?nbsp;
“去年夏天,小孫子給我?guī)?,她媽媽給他剪了個時髦的蘑菇頭,后面還留著一根小辮子。時髦是時髦,可熱苦了孩子,老是滿頭大汗的。我馬上帶孩子去剃了個小平頭,清爽又涼快。”市民張阿姨說,雖然被媳婦兒說了一頓,但小孫子告訴她還是喜歡小平頭舒服。
采訪中,奶奶們認為,雖然自己的育兒方法跟媽媽們比確實老土了點,但老土也有老土的好處,老土也有老土的優(yōu)點,對于孩子來說,新潮未必就比“老土”好。
網友圍觀
@不吃魚的貓:時代不同了,育兒觀念也要與時俱進,不是吃飽穿暖了就行的,小孩子也有審美觀的,也應該注重形象。
@小蝦米:媽媽那樣帶出來的是寵物,奶奶帶出來的才是小孩子。
@雪菜肉絲有點面:雖然有時候也覺得老人把孩子打扮得太土了,但他們給孩子穿的衣服絕對是舒適和方便的,緊身褲小襯衫很帥,可孩子穿著舒服么?
@空城一計:雖說婆婆帶的小孩不潮了,可感覺這小子沒了“偶像包袱”,玩得更開心了。
@馨然:小孩子穿著舒服最合適,沒必要太潮。
@皮特不皮:嫌“奶奶們”不會給小孩穿衣服,那就自己帶孩子?。?nbsp;
@我不是吃貨:別抱怨孩子打扮不好看,老人家?guī)『⒁残U不容易的,帶了兩代人,吃飽穿暖就行啦。
@你始終帶著我愛的微笑:奶奶也不容易,在現(xiàn)代社會中,經濟壓力大,爺爺奶奶帶孩子,父母才有足夠的時間出去掙錢,所以還是很難權衡這個問題。
“育兒代溝”需溝通孩子成長應多元
如果沒有了媳婦嫌棄婆婆的疑問,那么對于老一輩的服裝、審美觀念不同,可能把孩子帶“丑”的擔心,又是不是多余呢?
小編覺得,如果爸爸媽媽們有時間又有精力,能把小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固然好,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。如果沒有,其實也不必如此在乎孩子的外表。雖然老年人在審美上可能沒有年輕人那么有時尚感,但內心對孩子的愛是“有過之而無不及的”。作為年輕父母,往往迫于各方面壓力,無法全力照顧教育孩子,找奶奶幫忙帶孩子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。在這種情況下,作為子女,要學會感恩。當我們的觀念和老人有沖突,意見不一致時,也不能就此否定奶奶對孫輩的愛,而要用心去溝通去交流,盡量達到相對統(tǒng)一。而且,從孩子的角度來看,在不同的環(huán)境、不同培養(yǎng)方式、不同文化背景下,多一些體驗也是極好的。當然,如果父母有精力最好是自己帶孩子,即使沒有過多精力,也不能不參與教育孩子的過程,而全盤丟給老人。
其實,在育兒的過程中,孩子的穿著只是之一,怎么吃、如何玩、什么習慣……這其中任何一點,都可以引起兩代人之間的育兒“大戰(zhàn)”。看看有經驗的媽媽是如何化解的呢?
當了三年孩子媽媽的小李是這么做的,“從懷孕開始,我們全家就開了家庭會議約法三章。養(yǎng)育孩子時,家里必須有‘第一責任人’,這個人就是孩子的母親我。在教育孩子問題上,如果想法有分歧,大家可以商量,但最終決定人是父母,老人必須對我們的最后決定給予尊重配合,避免因為家里的育兒理念過多,而讓孩子產生混亂,或影響兩代人的感情?!毙±钫f,平時她會“不經意”地跟婆婆分享一些育兒方面的書籍和信息等,一起探討進步并達成共識。婆婆在育兒方面的優(yōu)點和精華,她也會用心學習?!爸灰獪贤ê茫筒粫袥_突的,畢竟兩代人的出發(fā)點和落腳點都是愛孩子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