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天臺人才網(wǎng)!
“巖闕煙樹”九遮山
2015-01-21 16:14:36 閱讀量:651 來源:天臺人才網(wǎng) 作者:天臺人才網(wǎng)
  九遮山以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態(tài)吸引著人們?nèi)ヌ剿鳎路鹬刂仄琳蠈㈦u犬相聞的村莊與世隔絕。一澗溪水環(huán)繞著幾個分散的小村,古殿、唐樟、晉榧見證了它世代傳承的歷史文化和獨(dú)樹一幟的信仰。

  “廿里遮山岙,一處桃花源?!闭f的就是九遮勝境,從茶山口到東江村,每隔一段路就有山巒擋住視線,由龍吐舌、鯉化龍、掛壁獅、月初升、鷹舞翼、龍嬉灘、下山虎、龜蛇玩和龍背印組成,峰回路轉(zhuǎn),另有一番開闊處,共有九次遮擋,故名九遮山。當(dāng)?shù)卦娙撕蔚窃祁}《九龍疊嶂》詩一首:“十里遮山秀碧峰,九重疊嶂似蟠龍?!?/P>

  說是山區(qū)走的卻是平坦的小路,沿溪前行輕松而愉快。有人將第一遮龍吐舌的茶山口形容成“綠樹村邊合,溪澗屋外斜?!敝灰妰杀谇嗌剑魈?,移步換景。有種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的驚喜,一川幽谷,峰巒疊嶂,碧水縈流,九曲相連,橫溪而過的牮橋群將九道風(fēng)景各異的屏風(fēng)串接成九遮秀色。

  路半有一座三孔石拱橋,橋那邊是一個古殿,因范增而得名。橋稱“亞父橋”,殿稱“仙皇殿”,橋下有一塊長方形石塊,石壁上刻著“亞父石船?!泵耖g相傳,范增在霸王敗后,連夜乘石船隱居此山中。這里的人們視亞父為神,將“西楚第一謀士”演化成“仙皇佛”,與八仙合稱九仙,并造了一座九仙橋,橋東建有“望船樓”。每年的農(nóng)歷二月十四有一個風(fēng)俗節(jié),紀(jì)念亞父活動,期間有“三盤銃”迎范增等廟會節(jié)目,延續(xù)至今已成為最盛大的節(jié)日。

  “仙庵石橋”為九遮山八景之一。其余七景為:“龍澗觀魚”、“獨(dú)鯉朝天”,“云洞仙跡”,“巖闕煙樹”、“石門關(guān)山”、“神廟古樟”和“九龍疊嶂”。

  在一片寬闊的田野北隅,兩巖對峙如門,松竹青翠,泉水潺潺。特別是夕陽西下之時(shí),晚霞返照,瑰麗的遠(yuǎn)近景物帶上幾分詩意的朦朧,仿佛到了桃花源所在。這就是“巖闕煙樹”。

  桐橋村的唐朝樟樹,與東江村的晉代榧樹,遙相輝映。東江村是遮山何氏的發(fā)祥地,相傳七百年前,江蘇宜興刺史何郭游覽明巖來到雙榧樹腳,愛上這里獅山、虎巖合抱的河谷開闊地而遷居至此。至今兩棵晉榧矗立在棟宇之間,依然結(jié)實(shí)累累。其間還有許多景點(diǎn),獨(dú)筍參天、皇道街、蝴蝶泉、斷橋積雪、仙女浴池等等,構(gòu)成了九遮傳說。

  這樣的歷史與《桃花源記》故事異曲同工,一樣的隱居生活,黃發(fā)垂髫,怡然自樂,一樣的風(fēng)景幽美,撲朔迷離。當(dāng)云霧彌漫山澗,若隱若現(xiàn)的村莊就成了“巖闕煙村”,仿若人間仙境。九遮秀谷就是這樣引人入勝,跨過牮橋,丈量皇道街,想象石船的神奇,看一眼唐朝的樟樹,晉代的榧樹,以獨(dú)特的文化和原始的風(fēng)貌召喚著人們回歸自然。